您的位置:主页 > 学术交流 >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服务模式经验研讨

发布时间:2014-08-09 20:48

       

暨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交流会会议纪要

时间:2014年8月8日-8月9日

主持人:刘保延、杨金生、文碧玲、王舒、倪光夏等

出席人:马融、白景美、蒋健、石学敏

列席人: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骨干

一、开幕式,刘保延会长介绍嘉宾及会议背景、目的和安排;马融院长致辞;天津科协白景美副主席讲话。

二、国家中管局医政司司长蒋健强调,针灸临床中,要坚持住针灸的理论精髓,坚持整体观、辨证论治,不能被西医病名而迷惑;针灸分科不能太细,要多科综合。打造因人制宜的针灸基层模式,是将来发展的趋势。下一步,医改要放开非药物疗法收费,提高专家诊疗费,体现我们针灸人的自身价值。针灸人的前途是光明的,呼吁针灸人要坚持下去,自信、自尊、自觉、自强,抵制西医理论的冲击,保持我中医针灸之本色。

三、石学敏院士强调,建立“五专”即专科、专病、专家、专方、专技特色。天津中医一附院新校区将开展针灸治疗心血管病的诊疗研究,预计针灸床位1000张。

四、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易华强调,医院的规范管理很重要,服务只是一部分,更主要的是临床疗效。

五、甘肃第二人民医院侯雅慧强调,西医+中医+心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效果,创立“333”模式,成立便秘治疗中心、失眠治疗中心,取得满意效果。

六、四川省第二中医院黄蜀强调,只要摸索、尝试、就一定能找到西医的短板,发挥中医针灸之特色和长处,制定出自己的标准方案,建立流水式服务流程。

七、湖北省中医院赵焰强调,治未病、养生、保健市场需要有人来做,不一定是执业医师,培养治疗师以满足需要。建立传统中医诊所,有推动中医发展的作用。

八、陕西省中医院苏同生强调,建立虚拟针灸科能更好的扩大针灸市场。

九、南京市中医院丁义江强调,病历、信息、检查、疗效储存管理更有利于科研;针灸已经进入多学科、专科诊治体系时代。

刘保延会长最后总结强调,西方已经有西方针灸学,与我国传统针灸学形成对立,你发展人家会发展,光靠感觉来评价疗效是不够的,要有科学数据来支持我们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