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代表性传承人 >

杨永清

       杨永清,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针灸中药效应研究联合实验室”主任,分子生物学(针灸)三级实验室主任,中美“针灸药物靶标发现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实验针灸分会第三届、第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针灸学会实验针灸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

       杨永清研究员1985年师从邵老攻读硕士研究生,在邵老的指导下,从事针刺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观察了针灸治疗哮喘对甲皱微循环的改善情况。1988年到上海中医学院攻读博士,导师陈汉平教授。博士期间结合免疫学技术研究“邵氏五针法”对过敏性哮喘患者黏膜免疫功能的作用。毕业后一直从事针刺抗哮喘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形成了针刺抗哮喘临床与基础研究、针刺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方向。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18年2月7日,杨永清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Transgelin-2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for asthmatic pulmonary resistance”(哮喘治疗新靶标肌动蛋白结合蛋白2发现和生物学功能研究)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作为封面文章正式发表。发现“邵氏五针法”针刺后可显著改善哮喘患者呼吸功能并提高金属硫蛋白-2(MT-2)蛋白含量,并通过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后证明该蛋白在哮喘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利用相关研究方法还发现MT-2在气管平滑肌细胞上的作用受体是肌动蛋白结合蛋白-2(Transgelin-2),并利用放射受体分析、激光共聚焦、RNA干扰、表面等离子共振、基因敲除动物模型等技术和方法进行了确认和验证。利用分子对接、虚拟筛选等技术,从6000个化合物中筛选了可以特异性结合针刺抗哮喘靶标Transgelin-2的小分子,并通过细胞生物学和符合临床特征的哮喘模型等方面,验证并确认了“类针刺”舒张气管平滑肌作用的先导化合物TSG12是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的潜在抗哮喘新药物。研究还证明Transgelin-2受体活化后通过“钙敏化”途径舒张气管平滑肌的效应机制。该期刊专家评论认为靶向Transgelin-2受体的治疗为解决哮喘当前困境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从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应的针灸方法出发研究疾病治疗新靶标,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靶标发现的临床失败风险,解决目前靶标发现与功能验证中缺乏临床介入的问题。有科研人员认为此项研究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靶标和新药发现。杨永清研究团队针对针灸调控疾病这一复杂系统,以“组学”技术进行研究,应用当代生物技术阐释中国传统针灸学机制,对保持我国在针灸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率先在针灸研究领域拥有原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为解决当代生命科学重大疑难问题寻求新的突破和创新药物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杨永清教授多次应邀到新加坡、日本、芬兰、美国、中国香港、WHO讲学,传播邵老学术经验,推广针灸治疗哮喘的方法,在国内外针灸治疗哮喘领域形成特色,具有较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