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学术交流 >

“邵氏‘五针法’治疗肺脾亏虚型哮病(缓解期)的多中心临床评价”荣获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发布时间:2015-08-17 20:08

       8月14~16日,由中国针灸学会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针灸学会承办的“2015中国针灸学会年会”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今年会议主题为“发挥针灸优势,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来自全国20个省市及香港、台湾地区,日本、韩国的1500多位针灸工作者参会,盛况空前。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法监司司长桑滨生,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针灸学会秘书长杨金生主持。

59.jpg

       开幕式上宣布了第五届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邵素菊教授主持的“邵氏‘五针法’法治疗肺脾亏虚型哮病(缓解期)的多中心临床评价”课题荣获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亲自为我们颁奖,邵素霞主任医师代表课题组上台领奖。

       据悉“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中国针灸学会于2006年设立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该奖分设基础研究奖和临床应用研究奖两类,采取推荐、评审和授奖的实施步骤,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符合评审条件的项目,由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公室负责审查,对审查合格的推荐材料,由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公室提交给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进行初审和终审,评审结果经奖励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公布。评审办法采用专家评议,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进行。共设有一、二、三等奖三个等级,每两年评审一次、授予一次。

       能够在全国众多优秀课题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离不开河南邵氏针灸流派负责人邵素菊教授和他们团队全体成员的辛勤工作,此项荣誉既是对“河南邵氏针灸流派”的鼓励,更是对“河南邵氏针灸流派”科研水平的认可和肯定。邵素菊教授表示我们所获得的“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既是荣誉,也是责任。下一步将利用自身优势,进一步深入挖掘整理邵老的学术思想,不断拓展河南邵氏针灸的研究领域,提升整体研究水平以扩大河南邵氏针灸的影响力,促进流派发展。


6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