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9日下午,应河南邵氏针灸流派工作室负责人邵素菊教授邀请,国家级名老中医、著名中医针灸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李鼎教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徐平教授(徐平系李鼎学术经验主要传承人,李鼎名医工作室负责人,中医PBL教学法的先行)陪同下,前来我院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进行讲学并座谈。首先李鼎教授一行参观了工作室,浏览了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网站。邵素菊教授简单地介绍了工作室的情况,李鼎教授听完介绍后兴奋地为工作室挥笔泼墨写下了:“为刺之要,气至有效;凡刺之真,必先本神”十六字针刺要诀以作留念。
随后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会议室举行了讲座。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王祥麒教授主持,他首先对李鼎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其讲座表示衷心地感谢!
李鼎教授曾任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主审、《经络学》主编;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对外针灸教材的主审;中国国际针灸考试委员会委员,国家攀登计划课题“经络的研究”理论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李鼎教授作为当今国内中医针灸文献研究的大家,讲学中结合自己几十年来从事针灸文献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就何谓“文献”以及如何进行中医针灸文献研究等问题向大家做了精彩独到的讲解,赢得了阵阵掌声。他指出:中医几千年来所积累的文献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其中蕴含着历代医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见解,需要我们深入学习经典,研究经典,从源溯流,大力挖掘,继承发扬之。他特别强调说:“搞文献不能掉在古书堆里出不来,一定要结合临床去搞,因为老中医经验是‘活文献’;同时,搞临床也不能过分盯着老中医的一个经验不放,一定要和经典结合起来,因为一个人的临床经验是有限的。”继承中医事业,老中医经验和文字记载同等重要,研究工作中,要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偏废。这是李老对我们中医后学者的点拨,也是他个人从事中医针灸文献研究数十年来的真实写照。
李鼎教授讲座结束后,大家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工作室负责人邵素菊教授就如何进行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和工作室建设等问题向李李鼎教授和徐平教授请教,两位教授从传承的意义和方法等角度出发谈道:“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应当包括浅、深两个层次,浅层次传承即老中医自身学术经验体系的历史还原,更重要的是深层次上的传承,这主要包括名老中医经验背后的理论体系的深入挖掘构建及其临床应用的进一步拓展。具体而言,就是不但要继承好名老中医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在做好真正符合针灸学术内涵及自身发展规律的工作的前提下,将名老中医经验与经典理论相结合,相互促进,不断融合,发展创新,使之上升为一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学术体系,才能做到贯穿古今、薪火永续。”两位教授的讲座,使大家受益匪浅。徐平教授并为我们留下了“邵氏针灸,薪火永续”墨宝,以资鼓励。
最后,王祥麒院长代表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邵素菊教授代表工作室对李鼎教授、徐平教授的讲座再次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本次讲学和座谈活动的举行不但让我们针灸后学能够得以和国内针灸大家近距离交谈,并被其不辞年迈、千里传道的大医精神所折服和鼓动,更有意义的是,李老高深的见解为我们河南邵氏针灸流派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