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二级工作站 >

河南省中医院二级工作站介绍

发布时间:2021-02-24 23:53

       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河南省中医院工作站成立于2014年,初创成员为邵素菊教授门下已毕业的两名硕士研究生史华和李鸿章,他们在河南省中医院的基础上,分别依托儿童脑病康复科和成人康复科,在继承和发扬邵氏针灸流派的学术思想和特色技术的同时,不断在各自科室工作岗位上,发展新的工作站成员,拓展新的优势病种,开发新的特色技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扬邵老学术思想,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以便更好的服务大众,践行邵老遗训。

图片1.png 

河南省中医院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医院始建于1985年,现有职工2400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省省管专家、河南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及硕士生导师142人,正副主任医师264人;担任省级学会任职副主任委员以上及国家级学会任职常务委员以上共150人次。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国医大师唐祖宣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9个。开放床位2000张,40余个临床医技科室。医院坚持科技兴院,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以科研促临床。近5年来科研立项426项;近三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发表论文30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0篇;出版著作350部;发明专利55项,成果88项,其中省部级成果16项。每年承担近3000名本科生、研究生的临床教学任务,设置有中医学、中医学(全科医师方向)、中医专升本、中医养生学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等,其中中医专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有1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有16个学科,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5个,河南省第八批重点学科8个。

图片2.png 

儿童脑病康复科位于3号住院部,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开放病床数100张,医护总人数55人,康复医师10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6人,其中硕士学位7人,康复治疗师32人,康复护士13人。科室诊疗功能齐全,设有门诊、病房、健康评估室、中医传统特色疗法室、针灸治疗室、药浴室、推拿治疗室、穴位注射室、蜡疗室、物理因子治疗室、运动疗法室、作业治疗室、语言治疗室、引导式教育室、结构化教育室、多感官治疗室、感觉统合训练中心、音乐治疗室、早期干预室、静脉输液室、支具室等21个诊疗单元。开展治疗方法40余种,包括邵氏针灸流派针法、郭氏背三针、温针、电针、拔罐、艾灸、耳穴压豆、穴位注射、中药贴敷、中药药浴、推拿、捏脊、点穴、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灌肠、中药蜡疗、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经颅磁治疗、脑循环治疗、肌兴奋治疗、数码经络导平治疗、痉挛肌治疗、口腔肌肉按摩、言语训练、构音障碍治疗、吞咽障碍治疗、感觉统合训练、引导式教育、结构化教育、音乐治疗、早期干预、心理治疗、肌内效贴、肉毒素注射、中药汤剂、中药散剂、中药丸剂、中药膏剂、中药颗粒剂、辅具、SPR外科手术等。

图片3.png

图片4.png

成人康复科是河南省内综合医院中规模较大、设备齐全、技术实力较强的科室之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为第二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模式创新(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试点单位,悬吊系统临床培训基地,河南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单位,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科室位于1号2号住院部三楼,总面积3500多平方米,开放病床数68张。医护总人数44人,康复医师11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6人,其中硕士学位8人,康复治疗师18人,康复护士15人。科室设置齐全,设备先进,除了现代康复手段外,广泛开展了针刺、艾灸、头针、耳针、舌针、电针、拔罐、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埋线、太极罐、火龙灸、督灸、脐药灸、蜡泥灸、等多种传统特色康复疗法。开展的中医特色技术有头穴丛刺长留针间断行针治疗中风偏瘫技术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病技术舌针治疗言语功能障碍技术项五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技术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技术药泥灸治疗中风后肌痉挛技术放血疗法治疗肢体麻木技术隔药灸法治疗尿潴留技术等。

图片5.png 

河南省中医院二级工作站以医院儿童康复科和成人康复科为依托,不断吸引和培养流派新人,形成了一支邵氏针灸康复特色团队。在工作站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发掘、全面整理、认真总结、传承邵经明老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特别是邵老治疗脑府病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诊疗方案,并将其推广运用于中医康复事业,让更多的脑病患者及家庭解除痛苦,康复一人,幸福一家,造福于社会。其中,史华的发展倾向于以儿童神经康复类病种为主,包括小儿脑瘫、全面性发育迟缓、自闭症、精神发育迟滞、脑炎后遗症、脊髓损伤、手足口病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脑质外积液、脑积水、神经性听力、视力、语言障碍、智力低下综合征、臂丛神经损伤、脊髓灰质炎、面瘫、肌性斜颈、术后康复、学习障碍、多动症、癫痫等各种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及遗传代谢病。李鸿章则以特色病种中风病、痿病和颤病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邵氏五针法治疗中风失语症技术,重取督脉穴治疗中风后肌痉挛技术,五针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技术等,技术特色鲜明,疗效显著。

图片6.png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发掘、全面整理和创新针灸康复特色技术,以弘扬邵氏针灸流派特色,培养新一代的邵氏中医康复人才为目标,使邵老的学术思想代代相传,永无止息;在继承和发扬流派思想的同时,将邵经明教授的学术思想与临床和科研相结合,融合现代康复技术,拓展在脑病康复领域的优势,规范临床应用,提高康复疗效,推动多样化、多层次的学术流派发展与推广,构建学术平台,为中医康复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