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日上午,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邵素菊教授带领其主要传承人华金双、王培育及张应虎、张堃一行专程来到天津,拜访我校建校元勋、第一任老院长韩锡瓒。邵素菊教授首先带去了工作室全体成员对老院长的问候与祝福。
韩锡瓒老院长是河北省景县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历任红军总兵站医院调剂员、司药、冀鲁豫军区湖西军分区野战医院院长、豫皖苏军区三军分区卫生处长、河南军区医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第三医院院长、和平医院院长。建国后,历任河南省开封市卫生局长,河南中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天津医学院副院长。河南中医学院是在韩锡瓒老院长带领下,经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发展、不断壮大起来的。
邵素菊教授首先向老院长请教了建院初期的一些情况。老院长虽已95岁高龄,但思路依然清晰、精神矍铄,向我们讲述了当年艰苦创业的情景,在缺少政策与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协调师资、创办学院等种种艰辛,面对困难并未挫伤他们对中医事业的激情。他勉励我们在当今优越的工作学习环境中,要做好本职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韩锡瓒老院长不仅是河南邵氏针灸流派创始人邵经明教授的老领导,更是一位老同事、老朋友。当邵素菊教授向老院长提起邵经明教授时,老院长不禁竖起大拇指,恳切的说:邵经明教授,大师;教学上邵老治学严谨,倡导继承名老中医经验,主张师带徒的传授方法;提倡“四管”方法,即:管教、管学、管思想、管生活,建院初期很艰苦,条件很差,经常吃不饱饭,邵教授就饿着肚子讲课。医疗上邵老功力很深,定位准、进针快、无疼痛、得气快,治病效果好,对家境困难者他从不收治疗费。有一次病人病愈送点猪肉给他表示感谢,他推脱不下,做了红烧肉请大家一起品尝,那个时期是非常难忘的事情。学习上、临床中,邵老经常用典型病例,教育学生,让学生心服口服,真正体验到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他向我们讲述了两则邵老当年高风亮节的事迹,一是毛主席、刘少奇主席在郑州分别接见干部老师,非常难得的机会,大家都争先恐后,就在领导非常为难的时候,邵老主动提出,我只见见刘少奇主席就可以了,充分表现出大局为重的崇高境界;二是当年组建教研室,在谁任教研室主任的问题上,邵老主动提出让闫老师当主任,自己任副主任。老院长说邵老的让贤风度给我印象最深,令人佩服。忆往昔峥嵘岁月,激动之处老院长不禁眼含热泪。
邵素菊教授首先向老院长请教了建院初期的一些情况。老院长虽已95岁高龄,但思路依然清晰、精神矍铄,向我们讲述了当年艰苦创业的情景,在缺少政策与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协调师资、创办学院等种种艰辛,面对困难并未挫伤他们对中医事业的激情。他勉励我们在当今优越的工作学习环境中,要做好本职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韩锡瓒老院长不仅是河南邵氏针灸流派创始人邵经明教授的老领导,更是一位老同事、老朋友。当邵素菊教授向老院长提起邵经明教授时,老院长不禁竖起大拇指,恳切的说:邵经明教授,大师;教学上邵老治学严谨,倡导继承名老中医经验,主张师带徒的传授方法;提倡“四管”方法,即:管教、管学、管思想、管生活,建院初期很艰苦,条件很差,经常吃不饱饭,邵教授就饿着肚子讲课。医疗上邵老功力很深,定位准、进针快、无疼痛、得气快,治病效果好,对家境困难者他从不收治疗费。有一次病人病愈送点猪肉给他表示感谢,他推脱不下,做了红烧肉请大家一起品尝,那个时期是非常难忘的事情。学习上、临床中,邵老经常用典型病例,教育学生,让学生心服口服,真正体验到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他向我们讲述了两则邵老当年高风亮节的事迹,一是毛主席、刘少奇主席在郑州分别接见干部老师,非常难得的机会,大家都争先恐后,就在领导非常为难的时候,邵老主动提出,我只见见刘少奇主席就可以了,充分表现出大局为重的崇高境界;二是当年组建教研室,在谁任教研室主任的问题上,邵老主动提出让闫老师当主任,自己任副主任。老院长说邵老的让贤风度给我印象最深,令人佩服。忆往昔峥嵘岁月,激动之处老院长不禁眼含热泪。
交谈中老院长就工作室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建议,他说:“邵老当年强调的理、法、方、穴、术是针灸的特点,这一点现在仍有重要意义,理、法、方、穴、术是针灸发展的途径,当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挖掘针灸治病机理;希望你们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借助“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这个平台,抓住机遇、做好工作;你们不仅要继承邵老的针灸技术,更要继承邵老视针灸如生命,视学生为子女,视患者为亲人的高尚品德。邵素菊教授表示此次拜访老院长之行收获颇丰,得到了很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对于老院长为之奋斗一生、退休之后仍关心中医、针灸事业发展的精神所感动,我们决不辜负老院长的期望,将“河南邵氏针灸”传承好,发扬好,不辜负老院长的厚望。临别时,老院长将他主编的《韩锡瓒从医六十年文集》赠送大家,并欣然与大家合影。邵素菊教授再次表示了对老院长的感谢,并祝福老院长健康长寿、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