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中医院始建于1978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全国百强中医院,河南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总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同时医院不断进步发展,现有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及内科综合楼两个大型项目规划筹建中。医院现有职工1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09人,中级职称334人,博士2人,硕士75人,河南省名中医1人,周口市名中医2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0人,市管优秀专家16人,市拔尖人才11人。
康复中心针灸门诊位于周口市中医院门诊病房综合大楼五楼,使用面积1200平方米;使用面积600平方米。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是市级优秀专科,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十余人,其中主任医师一人,副主任医师2人,硕士研究生2人,技术力量雄厚。现门诊设置床位40张,年门诊量3万余人。针灸、理疗、推拿牵引、功能训练、中药熏蒸、药石热敷六大特色治疗室主要开展有针灸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肺系疾病,头针丛刺结合子午流注开穴治疗中风后遗症、面瘫等神经系统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椎炎、骨性关节炎、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各种如头痛、眩晕、肥胖病、痛经、胃肠疾病、畏寒肢冷等慢性内外妇儿疾病的治疗。同时根据不同体质和不同时期亚健康状态,制订养心安神、补脑健肾、调理脾胃、解毒护肝、清肝解郁、养颜护肤等中医养生整体化方案。四大综合区优势互补,六大特色室强强联合,在全市率先进行的“冬病夏治 穴位贴敷”、“天人相应 节气养生”、“补肾生髓 健脑益智”、“远离失眠 睡出健康”、“三伏熏蒸 驱除宿寒”活动,掀起了我市中医健康养生的高潮,成为我省中医养生和中医“治未病”的科研基地。
周口市中医院针灸科,工作室团队秉承邵老“大医精诚”、“救人为本”的为医准则,遵循邵老“重病证合参,求诊断精确;穴精力方专,背俞脏腑康;针技堪精湛,手法真娴熟;精针药兼施,工内外同治”的学术思想,对邵老治疗哮喘、中风、面瘫、失眠、腹泻等疾病的独特经验进行进行整理提炼,并进行系统、规范化研究,提出较为成熟、完善的特色诊疗技术,并将这些技术进行推广应用,造福于豫东人民。
目前已经形成的优势病种包括:“邵氏五针法”治疗哮喘,隔姜灸治疗过敏性鼻炎;头针配合肢体运动治疗中风后遗症;分期辨证治疗面瘫,针药并用治疗失眠,针药结合治疗黄褐斑、带状疱疹等;火针疗法治疗各种痛症、皮肤病、疤痕等;。
技术简介:
1.针刺防治哮喘等肺病的研究;在继承邵老“三穴五针”法治疗哮喘的基础上,由刘俊宏、吴志敏、王姗姗、张珂畅等医生负责,采用穴位贴敷结合隔姜灸(大椎、肺俞、风门五穴)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顽固性咳嗽等肺系疾病。
2.成立面瘫诊疗中心,采用针、灸、药结合分期治疗面瘫:急性期以中药及耳后经脉割治结合刮痧为主;恢复期面瘫针灸药结合低频脉冲为主;恢复期面瘫以针灸药结合穴位注射疗法为主,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年门诊病人约5000余人。
3.在继承邵老针灸治疗中风、失眠等脑病的基础上,由康复中心主任龚广峰、带领刘俊宏、刘应龙等医生开展头针丛刺配合肢体运动治疗中风后遗症,帮助广大中风后遗症患者恢复了健康,回归了社会,为社会、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年门诊量约一万千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