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0日~11月1日,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主要传承人王培育博士及二级工作站成员秦小永、豁银成、冯罡、孔丽赴辽宁沈阳参加辽宁彭氏眼针学术流派学术论坛暨国家级中医继续教育学习班眼针疗法理论与应用培训班。本次会议由辽宁彭氏眼针流派主办,黄氏壮医针灸学术流派、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河南邵氏针灸流派、“靳三针”疗法流派、澄江针灸学派传承、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流派协办。
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主要传承人王培育博士,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河南邵氏针灸流派发展之路”的报告,向大家介绍了河南邵氏针灸流派的肇始之路、发展之路、传承之路和创新之路,并重点介绍了流派先驱—邵经明教授的医德医风、学术成就、流派的发展过程,充分展现了邵经明教授的道德情怀和精湛技术,他的事迹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参会人员;通过介绍传承人的情况,表明了我流派传承人不仅传承了邵老的精湛技术,同时也用心来继承、发扬邵经明教授“大医精诚”的大医精神。
报告后,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主要传承人秦小永现场演示了“邵氏五针法”,其娴熟的飞针法让参会者赞不绝口!体验者针刺后赞叹不已:“无痛,针感好,很舒服……”王鹏琴教授点评:“邵老不愧是针灸大家,取穴精简,布针优美,这正是老前辈们治学严谨的体现,值得我们去学习。”
会议上,彭氏眼针代表性传承人王鹏琴教授分享了彭老的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鞠庆波主任就彭氏眼针的临床运用进行了报告,周鸿飞教授讲授了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于丽华主任带来了丰富的眼针临床验案。经过几位教授、主任的分层次讲授,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彭氏眼针的学术思想和精髓。
澄江学派负责人、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张建斌教授讲授了澄江针灸流派的形成与临床实践,他强调,针灸不能失去其原有的本色,否则会影响临床疗效。湖湘流派的章薇教授,讲述了其流派的发展、创新,介绍了中风病的防治模式和思路。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流派刘明军教授着重论述了针灸、手法内病外治的思路和方会后,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主要传承人王培育博士带领工作室成员参观了辽宁彭氏眼针流派传承工作室和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中心。在辽宁彭氏眼针流派传承工作室不仅参观了工作室珍藏的彭静山先生的物品,还了解到了彭氏眼针流派所取得的成绩;在康复中心不仅参观了传统针灸治疗中心、现代康复中心、药浴中心,还到康复病房了解了科室建设和眼针临床使用情况,康复科鞠庆波主任亲自为我们演示了眼针技术,大家就彭老的“观眼识症”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辽宁之行不仅加强了流派间的学习,也促进了本流派在辽宁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