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学术交流 >

河南邵氏针灸流派参加“中医针灸”申遗十周年特别活动暨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2020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0-12-01 22:14

       2020年11月27-30日中国海口举行了中医针灸的盛大会议《“中医针灸”申遗十周年特别活动暨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2020年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科学院、海南省卫生健康委主办,中国针灸学会承办,会议主题为“中医针灸传承创新,全球抗疫命运与共”。会议设置18个学术分论坛,全球直播,采取国内外线上线下双通道进行。来自国际组织和国内外中医药机构代表以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会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世界卫生组织传统补充医学处负责人张奇、哥斯达黎加前总统菲格雷斯、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窦恩勇、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石学敏院士、吴以岭院士等出席现场会议。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邵素菊教授带领邵氏弟子王君、张雪琳、胡晓京、袁文丽等参加会议开幕式和第10分会场会议。

啊1.jpg

(邵素菊教授和弟子会议留影)

       人类非遗“中医针灸”的传承与保护论坛暨流派专业委员会2020年学术研讨会为第10分会场。由徐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夏有兵教授中国针灸学会秘书长杨金生教授主持,并做了专题报告。本会场内容丰富,包括:人类非遗“中医针灸”的传承与保护、针灸名家流派风采、针灸名家流派与传承。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人胡晓京代表本流派在分会上做了“河南邵氏针灸流派的发展之路”的汇报。汇报从河南邵氏针灸流派的的概况、创立、发展三个方面展开。河南邵氏针灸流派起源于河南周口西华县,历代传承至今100多年,提出了理法方穴术的治疗思路,形成了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创立了多种手法和特色技术。

啊2.jpg

(胡晓京代表邵氏针灸流派做汇报)

       流派创始人邵经明教授是著名针灸大家,首批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我们河南省针灸事业发展的奠基人,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享年103岁高寿,培养了许多位研究生和高徒,留下了66篇学术论文,主编参编教材著作13部;流派有18位代表性传承人,发表与学术思想相关的论文247篇,核心期刊95篇,流派专著两部,另有三部待出版。确立了流派研究方向:针灸治疗肺病的临床与机制研究,立项22项,国自然9项;针灸治疗脑髓病的临床与机制研究,有14项课题,国自然6项;针灸抗肿瘤的研究一共10项课题,国自然4项。人才梯队包括代表性传承人、主要传承人和传承人。举办了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7次,协办学术会议16次,建立了六个示范门诊。制定了四个诊疗方案,并在国内外建立11家二级工作站。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还积极参与、举办社会公益活动,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表示本流派会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

啊3.jpg

       参加本论坛的专家刘光瑞、刘炜宏、杨宇洋、吴子健、王莹莹、陈秀华、韦丹、程璟、欧阳八四、韩海涛、王瑞卿、安军明、邵妍、马睿杰、吴子健等亦分别做了学术报道。

       本次会议是中医针灸史上的饕餮盛宴,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针灸作为中医药特色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治疗、保健作用,更是中医在世界各地传播的排头兵。中医针灸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日益成为我国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标志之一。2010年,“中国针灸”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也在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和共同维护人类的健康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