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3日-24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七届慢病管理学术年会暨“张伯礼院士湿浊痰饮类病理论”学术思想传承研讨会在深圳召开。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陈立新,人民英雄、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名中医庞国明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世界中联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何清湖教授,全国名中医毛静远教授,全国名中医胡国俊教授,著名中医学家宋兴教授,著名中医学家姚梅龄教授,香港浸会大学李敏教授,深圳市卫健委赵曾艳处长,深圳市中医院蔡本辉书记、朱美玲院长、杨曙东副院长,深圳市中医学会会长李顺民等50多位专家和行业领导出席会议,海内外3万多人线上线下参加大会。其中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邵素菊、主要传承人王君参会,邵教授作为主持人介绍多位授课专家。
大会以“融合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推进大健康慢病管理研究实践”为主题,邀请海内外专家作主旨学术报告。就中医药传承发展、2型糖尿病人群的慢病管理方略、湿浊痰饮病的临床辨治经验、中医理法方药运用的基本原则,新冠危重症的中医救治等内容展开讨论。
张伯礼院士谈道,当下慢病占据整个疾病谱很大的比例。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还有一些老年病都属于慢病。慢病消耗了我们卫生资源的80%,占据我国死亡率的80%,所以对慢病应该给予重视。慢病治疗需要坚持,但是更需要改变生活方式。抽烟、酗酒、熬夜、不运动、情绪不良等都容易导致疾病发生。
他提出,关注慢病在于两个“理”——“调理”及“管理”。其中,中医药在慢病调理方面有优势。以糖尿病为例,目前很多降糖药物效果很好,但是得了糖尿病,即使控制好血糖,五至七年以后也大概率会出现糖脑、糖眼、糖心、糖足、糖肾这些并发症,而对此中药有很好的办法。“所以,中医有中医的优势,西医有西医的优势,两个优势可以互补,但是不能互相取代。二者互为补充,既能控制好血糖,也能保护靶器官,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让其晚出现或者不出现,这是我们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也是中国人治疗这类疾病的优势。”
据悉,本次大会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深圳市中医院、湖南医药学院、张伯礼国医大师工作室和深圳市中医药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深圳市中医院承办,8家单位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