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实施方案》(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9号),为进一步加快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培养传承中医学术流派特色优势的中医药人才,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64个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的验收成绩及发展潜力,择优确定51个流派传承工作室开展第二轮建设。其中针灸相关专业的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通过第一轮验收的有11个,经国家局择优确定开展第二轮建设的有10个,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为其中之一。
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申报,经过层层遴选,“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凭借其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疗效显著、传承梯队完备、辐射功能较强、资料翔实顺利通过了专家的审核,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为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在一期建设三年间,以梳理流派传承脉络、总结流派学术思想、整理流派特色技术为目标,在工作室负责人邵素菊教授的带领下,工作室团队成员挖掘整理了流派大量历史实物,积极出版著作,发表论文,申报科研课题,总结提炼优势病种特色诊疗技术并制定诊疗方案,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建立流派示范门诊和二级工作站。2016年,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项目验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择优确定51个流派传承工作室开展第二轮建设,这既是对工作室前期工作取得成果的肯定,同时更是为今后流派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第二轮建设周期里,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将进一步保护好、挖掘好、传承好、发展好流派的优秀文化、学术思想和技术方法,加大流派传承人才培养,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以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促进中医学术流派发展,提高中医学术流派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贡献率,更好的为人类健康谋福祉、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