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学术交流 >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临床经验学习班”在河南开封隆重举办

发布时间:2019-06-15 18:42

       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主办、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中国针灸学会实验针灸分会、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封市中医院承办的 “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临床经验学习班”于2019年6月15日在开封市中医院隆重举办。6月15日上午8时,开封市卫计委副主任周广辉到会,开幕式由开封市中医院副院长熊冠宇主持,周广辉主任代表卫计委作了重要讲话, 徐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夏有兵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杨永清教授分别致辞。开幕式主席台就座的领导还有全国首届名中医、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毛德西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张建斌教授,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河南中医药大学邵素菊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实验中心书记、副主任王宇副研究员,华北理工大学针灸推拿系主任王洪彬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华金双副教授及甘肃中医药大学马重兵博士。

       学术讲座在8点30分正式开始,首先毛德西教授讲授了“经方的应用心悟”,他结合自身临床经验给我们讲述了经方的精辟之处,并告知如何学习、运用经方。徐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夏有兵教授的授课题目是“承淡安之灸法”,讲授了近代医学教育家、近代针灸奠基人承淡安先生的生平以及承淡安的灸治经验,临床实用性强,颇受欢迎。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代表性传承人杨永清教授就“邵经明教授临床经验的传与承”进行了阐述,着重讲授了他跟随邵经明教授于1987年在开封市重铸宋天圣针灸铜人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对重铸铜人身高的考证、穴位的标注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身高最终定位为172cm,还原了宋天圣针灸铜人的历史,重铸针灸铜人目前仍安放在大相国寺中。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代表性传承人邵素菊教授讲述了“邵氏静针重灸法”调经助孕的临床应用,澄江针灸学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张建斌教授介绍了“针灸促通与脑卒中诊治”,从神经电生理学及中医经络理论讲述了针刺促通原理及机制研究。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主要传承人王宇副研究员讲述了针灸临床试验对照穴的选取的重要性,华北理工大学王洪彬教授通过“针灸时效关系研究”讲述了针灸时效的重要性,便于我们更好的服务于临床,甘肃中医药大学马重兵博士就“穴位埋线疗法的应用与示范”做了详细讲述。开封市中医院副院长、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主要传承人熊冠宇副主任医师就“针药并用治疗高血压” 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对纯中药降压方面提出了“千人一方”的理论,这对以后在中医药防治慢性病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临床思路。开封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代表性传承人王俊伏主任医师分享了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经验,提出面瘫首选针灸治疗,并从艾灸疗法、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方面阐述了她多年的临床经验。

       本次学习班是一次高规格的会议,参会代表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及全国各地500余人,这是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自2014----2019年以来第六次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各位专家精彩的授课使得现场掌声不断,临近下午结束时会场还是座无虚席。与会代表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学习,收获满满,定将专家介绍的特色技术运用到临床中去,服务于社会。大会盛况空前,欲犹未尽,期待明年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