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经明教授简介
邵经明(1911—2012),字心朗,号常乐老人,男,汉族,河南西华县人,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是全国著名的针灸学家,曾任中国针灸学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针灸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专家讲师团顾问,张仲景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针灸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名誉会长,河南省黄河中医药研究奖励基金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全国中医首批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针灸事业的奠基人,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邵经明教授16岁时即拜当地清末举人名老中医郭玉璜门下,师满后续拜于承淡安先生。至此,邵经明正式走上研习中医针灸的道路,兢兢业业,主攻针灸,得先生经验之真谛,学术之真传。30年代在西华、周口开设“鹤龄堂”,悬壶应诊, 针药并用,尤擅针灸,救治乡邻,妙手回春,声名鹊起于豫东大地。解放初期,成立了周口镇联合诊所。1952年进入周口镇人民医院,1958年河南中医学院成立,选调至学校任教,为河南中医学院的建院元老之一。
邵老熟谙《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尤对仲景思想很有研究,他临床经验丰富,能取各家之长,精于针术,工于汤药,临床讲究方精穴简、理明证清、效专力宏,重视中西合璧,四诊同参,针药并用,内外兼治。诊治疾病师古而不泥,治法独树一帜。邵老在行医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诊治资料,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临证经验。尤其研创的“三穴五针法”治疗哮喘更是独具匠心,疗效非凡。他重视中西合璧,四诊合参,针药并用,内外兼治,对各科疑难杂症,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治疗方法。邵老师古而不泥,将古代针法精心提炼,去繁就简,并结合气功独创的“热感手法”在临床上简便易学,易行易效。
他曾克己奉公,勤勤恳恳,为河南省针灸事业的发展书下不可磨灭的功绩;他曾志坚行苦,奔走呼吁,最终在他的努力下成立了河南中医学院针灸系;他曾与同仁一道为针灸系的蓬勃发展默默奉献,手足胼胝。执教50多年,教学自成体系,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培养大批栋梁之材。作为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共带高徒2人,硕士研究生10人。
邵经明教授一生淡泊名利,生活极其节俭,为了中医药事业倾尽全部,无怨无悔。他在1989年一次性缴纳党费一千元;1990年为黄河中医药奖励基金会捐款一千元;2008年汶川大地震,年至期颐的他又缴纳特殊党费一千元,以表达对灾区人民的深深同情。尤其在1999年,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多年积攒的10万元,全部捐给了河南中医学院,用于奖励优秀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学院感激老人的壮举,专门设立了“邵经明教学奖励基金会”。
邵经明教授在国内外各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他曾参编第二、三版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针灸学》、《各家针灸学说》等;曾担任《中国针灸大全》副主编;参加《当代中国针灸临证精要》等多部专业书籍的撰写;他还总结自己多年的临证经验,编著《针灸简要》、《针灸锦囊》、《针灸防治哮喘》等书;为使农村基层医生能更全面地掌握和运用中医药,编写了《中医知要》一书,其详尽药性赋、方剂、四诊、内外妇儿科病症等内容。该书涉及之广泛,诊治之详细,足见邵老之心意。